一、如何構建汽車EMC的工程理論框架
導言:汽車EMC作為一門工程性極強的交叉學科,覆蓋了電磁場、電磁波、通信、SI、PI、測量、結構等多學科,對應用工程師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本小節旨在通過淺入深出的講解,緊密聯系汽車EMC的實際工程經驗,建立“3大要素,4大基礎概念”理論框架,重點突擊汽車EMC的誤區,為學員最大限度地建立理論邊界。

1、汽車電磁兼容高級工程師需要具備的知識體系
2、汽車電磁兼容涉及的重要概念及其理論
(1)汽車電磁兼容3大要素
(2)汽車電磁兼容4大基礎概念
(3)屏蔽理論以及汽車工程應用
(4)汽車EMC濾波器設計、應用
(5)汽車上的“地”的理解
(6)共模與差模干擾的建模原則與機理
(7)近場耦合、遠場輻射理論基礎與應用
(8)電磁兼容領域中時、頻域分析
3、利用基礎理論分析汽車EMC的若干典型問題及整改方案
(1)利用耦合路徑分析ESD故障
(2)利用共模/差模整改雨刮電機超標問題
(3)利用近場耦合、遠場輻射分析GBT18387超標機理
(4)利用天線理論分析整車DC/DC系統超標原理
二、如何深入理解汽車EMC測試要領
導言:汽車EMC工程性極強決定了其依靠試驗的重要特征。從零部件測試到整車測試都需要工程師了解標準的規程與制定背景,甚至需要工程師了解標準的不合理性,從而真正理解標準,為解決問題、建立自身標準體系打下基礎。
1、整車EMC測試關鍵點
(1)如何通過低要求的公告測試,解析建立自己的測試規范與要求
①整車最新GB18387/GB14023測試標準解讀
②為什么干擾9kHz-150KHz被取消?
(2)GB34660要點分析
(3)整車天線測試(CISPR25)需要注意哪些細節,以及測試中的限制條件與注意事項①BBA,豐田等車企最關心的測試項目,為什么國內OEM不甚關心?
(4)整車與零部件測試關聯性討論
①零部件達到什么標準能夠同時通過整車的標準測試
(5)非公開探討:智能汽車AEB、ACC、BSD等功能的EMC測試方案完整版
①不需要唯一的解決方案,但目標一定都一致,那我們目標在哪?
(6)非公開探討:網聯汽車V2X,V2VEMC測試環境的搭建方案
①汽車當成手機測試的概念太局限,行業內無法提供讓人滿意的整體方案
2、關鍵零部件EMC測試關鍵點
(1)零部件高壓系統GB18655/CISPR25-2016熱點解讀
①電機帶載系統各測試設備對比,測試結果的解讀,帶載測試真的那么重要,替代方案是否可行?
(2)高壓屏蔽線纜及其連接器的屏蔽效能測試方法對比
①注入法、吸收鉗法、三同軸法與電流探頭法;
②對于屏蔽測試,為什么GBT37133電流探頭法從技術上存在明顯不合理性?
③為什么國際上采用表面轉移阻抗而不采用屏蔽衰減因子表征低頻的屏蔽效能?
(3)以太網物理層測試
①OSI底層物理層測試需要掌握的項目,涉及EMC,SI領域
三、新能源汽車整車與關鍵零部件EMC設計
導言:汽車EMC設計在國外OEM往往嵌套在整車開發的V模型內,由于國內起步太晚,往往希望通過外部服務的形式一步到位建立整個車廠的EMC能力與體系,首先答案是否定的。真正的汽車OEM與零部件EMC體系建立一定是個系統工程,一定是主機廠主導,外協合作方式建立頂層設計,日積月累的一個過程。當然,很多車廠想通過購買的形式一次性建立體系,難度非常高。國內汽車EMC起步太晚,可能提供服務商的工程師在汽車設計經驗也不足。本節課主要幫汽車EMC相關從事人員梳理下我們需要建立什么樣的體系,通過怎樣方式與量化,怎樣做出有工程指導意義的設計指導書。
1、如何應對汽車行業發展對電磁兼容技術提出的挑戰
(1)明確行業真正的痛點,不在無工程價值的課題上投入成本
2、新能源汽車整車級電磁兼容整改流程
(1)基本的問題導向的思路,設計一定來源于問題,而且車型不同會導致方案不同,但可以歸納出通用指導方案
(2)新能源汽車主要干擾源頻譜分析
(3)新能源汽車整車EMC干擾源排查技巧
(4)新能源汽車EMC性能優化策略:巧用鐵氧體、屏蔽、濾波、布線原則
3、整車電磁兼容設計通用要領
(1)通用設計方案八九不離十,為什么還要投入沒有意義的成本,抓住“零部件管控、線束布局設計、接地優化設計、整車管控”核心思想
(2)整車企業EMC能力建設體系探討
(3)整車汽車EMC開發與風險體系建立
(4)整車高壓導線布線設計與低壓導線布線設計(典型設計模型,關鍵問題點)
(5)整車接地系統設計與重要性討論,如何評估接地系統的合理性
4、關鍵零部件電磁兼容設計通用要領
(1)高壓線纜及其連接器的屏蔽設計
(2)電機驅動系統的電磁兼容設計(板級,子系統級,系統級)
(3)敏感設備(典型傳感器系統)抗擾設計規則
5、企業標準的建立—某國外車企ISO7637,ISO11452-9標準建立之路
(1)絕不是“抄”字訣,標準體現一個企業的DNA四、汽車EMC仿真工程化實踐
導言:汽車EMC的仿真一直是行業內比較爭議的課題,不同于熱仿真與流體力學仿真,EMC仿真模型往往達不到工程要求。本課程旨在建立工程師的仿真思路,明確什么項目可以為,什么項目不可以為,什么時候一定結合工程測試,什么時候誤差可以接受。仿真能力是體現一個公司真正設計實力的腳本,但是否應用工程領域、是否解決問題、是否協助設計的仿真工具可靠的唯一黃金準則。
1、汽車EMC主流仿真軟件的介紹
(1)算法,計算效率,應用場景以及它們各自的優缺點
2、整車級與零部件級仿真流程
(1)如何通過整車CAD模型簡化成合適的電磁仿真模型
(2)零部件系統級參數提取以及模型建立方法(black-Box模型,White-Box模型,SPICE模型?)
(3)如何評估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以及其限制
(4)合理利用仿真模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聯合仿真的準則
(6)越復雜越不可靠,如何用分級原則降低模型的復雜度)
3、汽車EMC仿真典型案列
(1)基于電路模型的點火系統EMC仿真分析
(2)參數提取、模型建立、EMC分析、參數化分析(仿真演示)
(3)如何利用XFDTD建立工程應用的人體電磁防護模型(現場演示)
(4)基于Simulink電機控制器電磁兼容仿真分析(白盒子模型,如何思考仿真模型中各種實際工況?)
(5)高壓屏蔽線纜及其連接器的標準模型(Maxwell3D,解析解,SPICE模型),并且基于參數化分析進行優化設計(軟件演示過程)
4、EMC快速仿真技巧
(1)線纜與接頭的屏蔽效能快速仿真
(2)高低壓耦合的快速仿真
(3)系統中電容、電感的快速仿真
點擊立即申請行業解決方案!